
幽門螺旋桿菌是胃炎的元凶?4種方法助你識別感染!
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能在胃酸中生存的細菌,會分泌毒素破壞胃黏膜的保護層,導致胃酸直接接觸胃壁,引發胃炎。這種細菌的感染不僅可能引起急性或慢性胃炎,長期感染可能增加胃潰瘍及胃癌的風險。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幽門螺旋桿菌定義為一級致癌物。
Q1: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方法有哪些?
A:以下四種是檢測幽門螺旋桿菌最常見的方法:
- 呼氣測試:這是一種簡單且非侵入性的檢測方法,患者需服用含有標記碳的尿素溶液。若幽門螺旋桿菌存在,細菌會分解尿素並釋放標記的二氧化碳,通過呼氣樣本即可檢測出結果。此方法適合初步篩查及治療後的追蹤檢測。
- 糞便抗原檢測:通過檢測糞便中的幽門螺旋桿菌的抗原來確認感染情況,這是一種非侵入性且適合兒童的檢測方式,準確性高。
- 血液檢測:此方法檢測血液中的幽門螺旋桿菌抗體來判斷是否曾經感染,但無法區分是現有感染還是過去感染,因此多用於流行病學研究,而非臨床診斷。
- 胃鏡檢查: 胃鏡是一種透過可彎曲的細長內視鏡,由口腔進入消化道,直接觀察食道、胃及十二指腸黏膜的檢查方式。其鏡頭能清晰呈現胃部細節,醫生會取胃黏膜組織進行快速尿素酶試驗、組織學檢查及細菌培養。這種方法準確性最高,適合需要進一步確診或排除其他胃部疾病的患者。
Q2: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?
A: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方法主要以根除細菌為目標,通常採用藥物治療,以下是常見的治療方式:
- 三聯療法:三聯療法是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的傳統方法,包含三種藥物,包括質子泵抑制劑(PPI)與兩種抗生素,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並殺滅細菌。
- 四聯療法:當三聯療法效果不佳或患者對某些抗生素產生耐藥性時,醫生可能會採用四聯療法。此療法在三聯療法的基礎上加入鉍劑(bismuth compound)以保護胃黏膜並增強抗菌效果。
- 生活習慣改善:除了藥物治療,患者還需配合改善生活習慣,例如避免進食過於辛辣或刺激性的食物、避免吸煙和飲酒和維持規律的飲食和作息,減少壓力對胃部的影響。這些生活方式的改變有助減少胃部刺激,促進治療效果。
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健康問題,及早檢查和治療是預防胃炎及相關併發症的關鍵。透過準確的檢測方式,能有效確認感染情況,為後續治療提供依據。同時,採用適當的治療方案,可有效地控制感染情況,降低胃潰瘍及胃癌的風險。若出現上述症狀或懷疑感染,建議盡早求醫,以保障胃部健康。